「修心」閉關五 | 知錯認錯,修持路上才能大步走

突破現狀,才能向前

如果深入祖師們的論典,會看到論典之間似乎有一些批判,比如指出論點的不足。因為佛經也好、論典也好,包含的內容都非常豐富,涵盖小乘到大乘的四部宗派,每一個宗派說的內容都是有次第的。比如四部宗義的有部、經部、唯識及中觀,可以說是學習的次第,也可以說是修習心轉變的一個過程。

所以當你看唯識經典的時候,可以看到它在破「有部」和「經部」的許多看法,看似批評,但其實是指出了其觀念不足的地方,講出來之後,可以幫助到修行者,让他们的心更加開展,有一些不同的改變。一般而言,修行人很難一下就了解中觀,就像一開始我們說修持必須要有次第,從有部、經部慢慢往上修,這也是為什麼佛陀一開始要講說有部, 原因就是要破世間的見解。
佛陀告訴我們有一條出世間的道,所以首先的「有部」是破世間,告訴我們出世間的見解。但是對於出世間的見解, 有部是不是就是最究竟了呢? 不是的。所以經部接著破有部,指出有部的不究竟,這是幫助行者出離和解脫的一個過程,從世間到出世間,越來越細,行者的心透過學習和修持也能進展。

所以每一部經典都會往前去破,也可以說是往前去批評其他的宗派,但這些無關個人好惡,而是想要進步。因為有一些觀念是可以更新的,更何況四部宗派都是佛陀說的,如果四部宗派是不同人闡述不同道理,有可能是各自為自己想法辯論,關鍵是這些都是佛陀說的,是為了一步步帶著我們進展甚至破除過去的思維,尤其是最阻礙我們進步的:你覺得你是對的那種貪著見解的部分。因為一旦貪著自己認為是對的見解時,你就會停留在那個地方沒有辦法進步。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破見,換句話說,就是破我們的執著,然後就能慢慢進展。

重點是知道錯在哪裡

佛經裡有許多的破立或批評,其實是幫助我們修持、開展的方法。就好像可能有些人覺得我這樣上課是在批評某上師或某宗派,其實不是的,我是換個角度去思維,這對學習或修持會很有幫助。所以我剛剛說有些上師到處傳法,跑太多了不好,從這個角度來看是有道理的。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上師們必須全世界一直跑,讓全世界都有佛教。現在,學習佛法的人的確越來越多,假如上師沒有四處弘法,世界各地就不會有佛法。比如台灣,如果沒有上師來的話,台灣就沒有那麼多的藏傳佛教中心,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上師四處弘法還是有好的地方。
學習佛法的過程中,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要認識錯在哪裡,然後你透過反省、反思,自然就會找到對的路,智慧就能夠開展,修持的旅程就能開展。那麼如何指出錯誤的地方呢?就是透過破斥,白話的意思就是「批評」。指出問題在哪裡,這在佛法的修持上,是非常有用的好方法。但在如何修持佛法的眾多說法裡,我覺得想要修持的人,最重要的是上師必須要有穩定的、常駐的地方,然後可以持續不間斷的給予教學,如果有這樣的條件,我們就能好好的依止,並且跟隨他不間斷的聽聞。

過去祖師的風範就是常住在一個地點,然後不間斷地講說,事務不像現在那麼多。臺灣佛弟子非常多,其中有不少是藏傳佛教弟子。佛教道場四處林立,但真正講授藏傳佛教經典可以讓弟子去學習的條件以及機會反而很少。舉例來說,代表顯乘般若蜜多乘的內容是五部大論。在這五部大論中,噶舉自己有非常豐富的著作,比如第七世法王的《量論邏輯海典》,是針對五部大論裡的《釋量論》所著作的。第八世法王對另外四部大論的《現觀莊嚴論》、《入中論》、《俱舍論》、《戒律本論》都有非常豐富的註解。

你有其他答案嗎?

可以這麼講,如果你要問噶舉的立宗見解是什麼呢?從五部大論的註解釋論上就可以找得到,這裡就有噶舉不共、特殊的見解。但是我們卻沒有機會去學習這些論典。換句話說,台灣噶舉的弟子能夠接續或領受到噶舉宗風或見解的,應該很少或說沒有人,因為你沒有機會學到這些論典。再講到密乘,噶舉的見解是什麼呢?以噶舉來說,代表密續方面的見解是三部論:一是喜金剛《二品續》、二是《甚深內義》、三是《寶性論》。換句話說,如果想要了解噶舉在密乘的見解到底是什麼,可以從這三部論裡了解。但是在台灣的法友也沒有機會和條件去學。換句話說,如果對顯乘沒有這樣的了解,對密乘沒有這樣學習的話,那麼噶舉的宗風是什麼?主要的見解是什麼?

立宗、不共、特殊的見解在哪裡呢?大家可能說不出來,只能回答「噶瑪巴千諾」,然後沒有其他的答案。

噶舉當然有自己特殊或不共的見解,還有修持以及威儀的行持等,這就是噶舉特殊的見、修、行部分。如果了解這些,再說自己是噶舉派,就說得通。但是每一部論典都那麼厚,譬如對律典的註解就有五本厚厚大書,光是口傳就要好幾天,更不要說教學了,真的要教授的話,那要花多長的時間呢。但如果沒人這樣教學,傳承是會斷掉的。可是如果有一位學問好、有修持的上師能夠長駐給予教學,那可能教得完,因為有這樣的時間,傳承也不會間斷。

實修傳承的意義

很多人會覺得噶舉派不是以學習經論為主,而是有一個特點,以實修為主。的確,噶舉是講求實修的教派,而它的教學方式是什麼呢?就是在一個適合修持的地方,由一位有證悟跟覺受的上師帶領弟子,讓這個弟子去禪修,然後生起這樣的覺受代代相傳,被稱為實修傳承的噶舉派就是這個意思。

事實上,這種實修傳承,要比先前所說的口傳或講授五部大論更難。以前的教學方式,現在很難看到了,甚至有很多噶舉中有地位、有名的仁波切,都很難也很少這樣去依止上師,然後好好的閉關實修。

我們都知道明就仁波切之前去雲遊、閉關,當時大家聽了都非常震驚。這樣的事情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看:一是剛剛提到的「好殊勝、好特別」;但另外一個角度也可以想「那根本沒什麼」。

從很驚訝的角度來說,噶舉派的傳承本來就是閉關實修,但突然有一個人真的那樣做的時候,為什麼會讓我們很驚訝、很特殊呢?可能因為後來沒有人再這樣做了,才會讓人覺得很特殊,但這本來就是一件平常的事。

回顧噶舉實修傳承的祖師們,都是經過多年的閉關、修持,從他們的傳記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吃、住以及閉關環境是那麼的困苦,可是對他們來講本來就應該這樣簡樸,本來就應該是那樣閉關的。

就是要以身作則

我有時會想,一個上師帶領弟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身作則。換句話說,他自己真的如他所說的去做,這是最重要的。舉例來說,如果一個上師告訴我們輪迴的本質是苦,沒有任何實際的價值,值得我們去執著、貪戀,因此你要捨棄世間。但如果他自己很執著他的地位、名聲以及任何東西,弟子會發現他言行不一,很難跟隨他的。

譬如上師告訴你禪修很重要,但自己卻四處跑、不做任何禪修,就好像如果我跟大家說:「你們都去閉關,閉關很好。」但自己世界跑透透的話,大家可能也不會覺得閉關多重要。所以上師帶領弟子,先要自己做到,這是最重要的。以密勒日巴大師為例,他本身的示現就是對他一生知足。當然我們沒有辦法做到他那個樣子,他能夠捨下人世間的一切,捨下了今生的一切執著,這本身就是一種示現,讓我們自然而然想效法。

除了上師應該以身作則之外,如果你是一個中心的負責人,你也要這樣以身作則,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有好好的修持佛法,有進行聞、思、修,很自然地,就會把周圍的人或來這裡的人帶往佛法的思維和修持當中。因此一個負責人或修行者,不是幫法友開門後就不管了,而不去做任何的聞思修,這樣是不對的。因為一旦自己好好的聞思修,也會鼓勵來親近、學習佛法的人,這樣就能產生非常好的作用。或者知道自己曾經依止了哪一位上師,這位上師真的很好,所以請他來跟大家分享佛法,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如果能夠做到這樣,就是一位稱職的道場負責人或是佛法道場負責人該做的事情。

所以很多時候,還是回到身為一個修行人,自己的修心和行為究竟是什麼,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百分之百的狀況就是,自己怎麼做,周圍的人就會跟著你怎麼做,所以以身作則的修持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無論你的身分是上師或是中心的負責人,甚至是一位家庭主婦,不論任何角色,當你深入的去修持佛法、去聞思修的時候,你周圍的人就會跟著你去做。

真實語,就有力量

舉例來說,當年我隨著我的指導老師也就是我的上師閉關,直到他圓寂,前後時間將近六年。他唯一的一次離開關房,是他生病了到醫院開刀,一隻腿被截肢,住了一個月,除了那一次生病,他持續三年擔任一座法領座的人。換句話說,連續三年,其他閉關行者怎麼做,他也跟著從頭到尾帶領大家一直修著,可以這麼說,他一生就在閉關中心教學。所以如果從他口中說:「閉關是很重要的,你要好好實修」,聽起來就是一句真實語。為什麼呢?因為他就是這樣子做到的,真的那樣去修的時候,那說出來的力量是最強的,是真實語。如果說閉關是最好的,但本身卻沒空閉關,就代表他不覺得閉關重要,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2016年冬季號《善報》

分享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