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閉關二 | 修錯了嗎? 為什麼愈修愈走樣?

首先,請大家發起菩提心來聽聞。我們要聽聞的法教內容是什麼呢?就是修持菩提心的「修心七要」法門。內容主要分為七個部分, 所以稱為七要。七個要點可以簡單歸納為:前行、正行跟結行。

其實任何一個修持或工作, 都有前行、正行跟結行三個部分。前行就是一種準備,正行是修持本身的內容,結行則是讓修持能圓滿。所以任何一個修法都包含了這三部分。

先修出離心

《修心七要》談到的前行, 只有一句:

「首先修前行」。

為什麼這麼短呢?主要的原因是,這是一部修心的法教,主要談的是正行,也就是菩提心的部分,因此正行講了非常多有關菩提心的內容。換句話說, 這法的前行指的是什麼呢?也就是出離心的部分,也就是小乘法教的修持方法。

其實任何法門,首先都要有出離心的基礎,如此才可能進到大乘。所以是沒有辦法繞過小乘的出離心, 直接進到大乘。當然有一個可能是,這位行者在過去生已經修完小乘出離心的基礎內容,因此今生可以直接進入大乘。除此之外, 都需要按照前行、正行、結行次第的修持。
所以如果我們輕視小乘或者基礎乘的內容,或者覺得這法沒什麼了不起,這樣的一個觀念就是錯誤的。甚至應該這樣講:小乘是非常重要的,是整個佛法的基礎。如果沒有小乘的基礎,也不可能有大乘或密乘的修持,更別說要往上開展了,它其實就像一條循序漸進的修持道路。

舉個例子:譬如學藏文。學藏文首先要「ཀ(ka)、ཁ(kha)、(ga)、ང(nga)」,它就是一個基礎,也就像是字母「A、B、C、D」是一個基礎。如果沒有這些基礎,是無法開始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所以如果沒有小乘,那麼大乘、密乘也是不可能開展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從法教上來舉個例子:就好像我們要觀修輪迴的苦。如果不知道輪迴的苦,你怎麼可能生起菩提心呢?所以如果你沒有透過小乘觀修「輪迴是苦」,生起出離心的話,那你怎麼可能希望一切眾生出離輪迴、出離痛苦的大乘菩提心生起?這是生不起的。因為你可能在修菩提心的時候,想到眾生都很開心、很快樂,因為你認為輪迴沒有任何的苦,所以不會有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的心。所以出離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法的基礎──小乘,才可能會有大乘的內容,這是從修持的次第上來講。

從見解上來講,小乘也是非常重要。譬如小乘的時候,佛陀告訴我們要證悟的是「人無我」的道理,到了大乘的時候,就是「法無我」的道理。佛陀也告訴我們,如果你沒有了悟到「人無我」,也不可能了悟到「法無我」的。所以小乘的「人無我」見解,也是整個大乘「法無我」見解的根本基礎。

前行

《修心七要》的前行沒有講太多,因為這個法的根本是大乘的菩提心教法,所以前行就一句「首先修前行」。傳統講到前行法的時候,通常分為兩個次第:第一是座中的「修持」次第,這是從實修的角度來談前行;第二是指「教授」次第。

座中修持第一步,觀想上師

座中前行的「修持」次第的第一步是什麼呢?就是觀想上師,然後向上師祈請。以觀想上師來講,無論是大乘或金剛乘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當然,《修心七要》教本主要是依止經乘,也就是顯乘的部分,所以前行的第一步就是祈請上師,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是這麼重要,所以我們更要清楚知道你是在向誰祈請,這個上師到底是誰?還有要怎麼觀想他?怎麼去祈請?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觀想上師的重點,當然不是觀想他帥不帥或莊不莊嚴,同樣地,也不在乎他有沒有「仁波切」這樣的封號。因為如果帶著這樣的心去祈請,其實反而是助長了你的煩惱。你要祈請、觀想的是上師的功德,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真的要仔細去想上師的身形,其實上師跟我們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因為他跟我們一樣也是人,也經歷生、老、病、死,所以從「相」上來講,他和我們沒有任何差別,所以觀想外表沒多大的意義。

譬如我們會問上師:「您身體好嗎?」有的時候看到上師病懨懨甚至生氣、情緒不好,如果是這樣子,上師怎麼可能加持我們呢?所以我們要對上師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否則那些觀修以及祈請等,都沒有太大的用處。

看見上師心上的功德

上師代表的是什麼呢?重點在於上師的觀念或者心中具備的功德,譬如上師他有而我現在沒有的,所以要祈請的是上師的功德,或者說上師有很多觀念是我沒有的。所以上師代表的就是他心上的功德,這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看到、知道的話,就會相信並且生起信心,接著也會得到這樣的功德。

這就好像如果你有一個抽菸的朋友,你覺得他抽菸的樣子滿帥的,之後你心中會自然想:我也想要變成這個樣子。因為你想要跟他一樣,所以接著你也得到了抽菸朋友的加持了。

所以你要祈請上師、跟隨上師的第一步是,你看到他心中的一些想法以及他心上的功德,然後對他生起相信、敬仰之心,最後你也會得到這個加持。因為你也想要變成上師那個樣子,也想要有上師心的功德。

有些上師已經轉了好多世,我們有時候會認為轉世愈多次加持一定愈大,其實這個想法也是錯的。上師轉了幾世其實沒有太大的關係,如果要這樣算,最厲害的應該是我們了,我們從無始劫以來就無盡的轉世,所以認為轉世愈多次加持愈大的想法是很怪異的。為什麼我們會對某個上師生起信心呢?舉例來講:如果你發現這個上師的心中很有出離心,你就會被他的出離心功德吸引。換句話說,你相信他的出離心功德,然後景仰,接著就對這位上師生起信心跟相信,所以生起信心的過程是先要看到上師心中的功德。譬如我們相信我手上這張500元台幣所代表的價值,但如果有一天台幣貶值了或台幣沒用了,你就再也不會對這張紙鈔有任何的相信,因為它沒那個價值了。同樣地,當我們祈請上師時,你相信的是上師的價值,相信的是他的功德,不是外相。當然,外相也是有一些特殊的功德,但那是之後的事,並不是現階段的我們能了解的。

因為我們現在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就是無法透過外相看到上師的功德。目前的我們再怎麼努力地看,還是只看到上師的生、老、病、死,覺得上師跟我一樣,只是個凡夫而已,看不到他的功德。所以我們真正相信、信仰的是上師心中的功德。譬如他具有出離心被你看到,而你也知道出離心是重要的。換句話說,你對上師有信心是對他的出離心有信心,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如果你相信的是出離心,是上師心上功德的時候,你也發現上師有這樣的功德,希望自己達到這樣的結果,你會發現因為你相信的是上師出離心的功德,所以你的信心會很穩固。

就好比如果我心中稍微有出離心,而大家也覺得我是個上師的話,一旦我生病,還是可以觀修出離心。換句話說,如果我們依止、相信的這位上師心中具備出離心的功德,看到他生病,你會知道病痛不但不會減損他的功德,反而增長他的出離心。如果他具備菩提心的功德,他也會透過病痛了解眾生都有病痛。所以雖然他生病了,但反而更增強了他的菩提心,不減損他心上的功德。因為一位菩薩修持的時候,總想要承擔眾生的苦,這不是一般人會做的,所以病痛不會減損他的菩提心,反而更增強他的菩提心。所以我們祈請上師的時候,要祈請的是具備了這樣心上功德的上師。

你的信心隨著外相搖擺嗎?

從文化或習慣上來說,我發現不論華人圈或者是藏族圈,對法師、上師、善知識,自然而然就有信心還有恭敬心,但是這種恭敬心與信心,其實是不太穩固的。為什麼說這種信心不穩固呢?因為我們看的都是外表,比較沒有看到上師的內心功德。換句話說,因為你不知道他內心的功德,不知道應該要對他心上的功德生起信心,所以這個信心很容易改變與變動。因為看的都是外相,而外相本來就是不穩定的。

從外相上來說,上師有時候看起來氣色很好,但是隔天臉色卻變得暗暗的;或者有時候身體感覺很健康,但隔天就病了;又或者有的時候看到他臉上有各種表情。因為我們太習慣看外在的東西,所以你的信心也就跟著變動。當上師好的時候有信心,不好的時候又沒有信心。這都是因為沒有看到應該看的,信心的根本應該是上師的功德,但我們反而沒有看到,於是跟著上師的外相喜、怒、哀、樂,跟著他的生、老、病、死或者各種狀況改變著,這時候你的信心是永遠無法穩定的。甚至有的時候還會看到上師生氣的表情,跟著這些轉變,我們的信心也會變得非常不穩定。

為什麼變成「法油子」?

講到修行人,我發現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有一類的修行人有這個狀況:修行時間愈長,修行反而變糟。初學的第一年,也就是第一顆念珠的時候,什麼都不懂,但是覺得佛法有意思;到了第二年,撥第二顆念珠的時候,他覺得棒極了,相信也想要這麼去做,所以是他最棒的一年;撥第三顆念珠的時候,跟隨並聽聞一位上師之後,接著開始走下坡,這時候他看到很多的問題與過患,愈來愈不想修行,也沒想到要修行。到了後面階段,也就是撥第四顆念珠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麼動力想要學習或者是修持了,這時候開始想的是:我去外面晃晃、想去做其他事情,但卻認為雖然做這些事應該也還是佛法,這樣去做應該也是佛法。第五顆念珠的時候,你正式成為你上師的上師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個時候你開始管上師:這個可以、這個不可以、這個可以做、這個不可以做。所以修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還記得當年最開始的初發心嗎?那真的是很強烈並且對佛法非常有信心,你渴求佛法,到處聽聞佛法並依止上師。結果在聽多也依止多的情況下,慢慢變成「老油條」、「法油子」,這時候你對任何佛法都沒什麼感覺,不再有感動。

所以即使我們一開始的信心和初發心是非常強烈也真切,但是後來可能沒時間學習,沒有時間好好思維、內化並且修持、實踐,於是開始散亂。加上工作與生活的忙碌,於是情況愈來愈糟。教派、中心,反而成為你生起煩惱以及生氣的根本。所以儘管別人認為你是在清淨的佛法中心,但其實你會發現,這個地方跟世間其他地方並沒有差別。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修持,第一個真正要關心考量的,應該是這裡有沒有一位好的善知識,或者有沒有一位好的老師能夠帶領我,而不是考量這個地方的菜好不好吃,或者周遭環境夠不夠好等外在因素。

做個真正有福氣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風景不會消除我們的業障,風景跟我們的五毒沒有關係,反而可能使我們的五毒增加。所以,如果覺得自己很有福報,是因為自己修持的地方環境很好、吃的也很好的話,這完全是個錯誤的觀念!

什麼是有福氣的人呢?從佛法的角度來說,煩惱愈來愈少,證悟愈來愈增長,這才是有福的人。換句話說,有福的人,是指他的煩惱愈來愈少。當然,如果他所在的環境能幫助他認識他的煩惱,進而幫助他對治他的煩惱、減少他的煩惱的話,那他也是一個有福的人。

舉例來說,你對於自己精進並且認真修持這件事,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很有福氣的人?如果你覺得:「嗯!我能認真修持是很有福氣」的話,那麼你就會知道,如果身處的環境很舒適,那真的會障礙你修行的。為什麼呢?因為太舒服、太舒適了,「修持」絕對不是件舒舒服服能做到的事情,修持很多時候是需要逆境,需要克服以及努力才可能得到進展。

還記得修持前行分為兩種類型、次第嗎:
一是「修持」次第,就是要觀修上師、觀想上師、向上師祈請。
二是「教授」次第,指的就是轉心四思維,或者迴心四法。

傳統上的教學方式是次第的告訴一個學生「四共加行」的內容,也就是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力、輪迴過患等等,上師會給予次第教授、講解,然後再讓弟子去觀修。

以西藏來講,過去光是迴心四法(四共加行),每一個加行都要花上一年的時間。譬如上師在第一年會教導弟子什麼叫人身難得、暇滿人身,弟子同時去做修持、觀修;第二年再帶領弟子做第二個加行,也就是觀想死亡無常,如此次第帶領教導,然後從早到晚分別觀修四共加行。這個教學的方法,不是我們現在這個樣子。

這種次第的教導,比較像我們病了,就要天天看醫生,不是看完病後,接著一年都不看病只吃藥。我們的心就像病人一樣,需要醫治。而上師就像醫生,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去看病,每天接受教導,直到病好為止。以前在西藏的傳統是這樣子,不像現在,今天教導的,結果好幾年之後才去修持,不是這樣子的。如果這個樣子,我們的學習是不會進步的。

為什麼不會進步呢?進步的原因從哪裡來呢?譬如你生病去看醫生,因為病得很嚴重,醫生看完病後開藥給你,但後來你就不看病了,病怎麼可能會好呢?所以若要治病,是每天都要看醫生的。早上也看、中午也來看、下午也來看,是不是這樣?每天要檢查,也要問問題,譬如今天如何了?那裡不舒服?都是要看的。

以前帶領弟子,不像我們現在這樣,現在很多修持的次第或是所給予的教學的方式,真的和過去不一樣。以前上師帶領弟子比較像是醫生照顧病人,必須隨時觀看他的病情,隨時換藥或改變醫治方法。所以以前的上師其實不需要依止太多的教本,是依照弟子現在的狀況直接給予指導、帶領。

舉例來說,大家知道《了義炬》出自何時嗎?這本經典還沒出現之前「噶瑪噶舉」修什麼呢?這個問題想要問的是:「四加行」是在《了義炬》之後才發生的呢,還是之前就有?那我們會說:《了義炬》之前還有《了義海》,那《了義海》之前又是什麼呢?過去這些上師在帶領弟子的時候,並沒有《了義炬》、《了義海》這類的法本。就如你去看病,醫生不會只丟一本醫藥大全給你看,因為那對你來講是沒有用的。同樣地,現在所謂的禪修指導教本,像《了義炬》、《了義海》等,如果你自己去看,就好像看醫藥大全,是無法看懂的,對你也沒有用處的。這裡我想強調的是,佛法的修持,重點在於降伏、對治我們的煩惱。

回到法本,這裡的「首先修前行」,傳統上分為:「修持」、「教授」這兩種方法。因為時間關係,無法講太細,所以這一句就先講到這裡。

正行

接下來進入《修心七要》第二部分,七要的第二個要點,也可以說它是前行、正行、結行當中的「正行」的部分──觀修「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的部分。講到菩提心的時候,一般分為兩種:一是世俗菩提心,一是勝義菩提心。

講這部分之前,突然想到一件事。現在普遍有一個誤解,只要看到傳法的上師穿著藏傳紅色衣服,就覺得他教的都是「密法」,而且覺得跟他學到的法也都是密法,這都是錯誤的想法。舉例來說:這次我們一起分享《修心七要》的內容,就不是密法,而是一部經乘,是「波羅蜜多乘」的教法。

曾有弟子跟我說:我還要再皈依,因為我以前皈依的是顯教,現在跟隨藏傳佛教,我要再接受密乘的皈依。其實就算是藏傳佛教的上師,在給予皈依戒的時候,皈依戒的內容也就是顯教的內容,也就是佛經裡的內容,講的也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密乘沒有另外的密乘皈依戒,但密乘戒是有的。什麼時候得到密乘戒呢?在於你接受了灌頂。

大家清楚了嗎?所以三天之後不要回去跟朋友說:我今天學到了《修心七要》的密法。如果你那位朋友是位懂得佛法有經驗的人,他會笑你的。

 

2016年春季號《善報》

分享本文 :